自7月23日起,南都连续报道广州城中村存在加价电费乱象。去年5月,《广州市供用电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电价政策加价或者变相加价收取电费。然而,南都记者走访多个城中村发现,电费依旧“居高不下”(点击阅读)。
城中村电费为何“降不动”?难题的解决有哪些可探讨的办法?南都记者对话广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法治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了上述问题。
宋儒亮:
建议公开典型案例的详细情况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认为,造成当前困局的原因主要是立法上下一般粗水平不高,执法水平不足,以及法律监督不到位。
他在采访中表示,城中村出租屋,数量庞大,且电的来源不同、管理体制不同,并且房屋产权也不同。而现有的条例上下同粗规范性文件适用复杂粗糙,没有针对不同的房屋产权进行立法。
在宋儒亮看来,立法没有考虑到电价的新来源、电价的构成、电价的市场化机制,导致缺少针对性,且部分释法解释复杂难用,进而造成执法困难。“立法的模糊、解释的复杂,导致了执法、守法各方面都有问题,然后互相推诿。”
宋儒亮表示,破解如今难题,最核心的还是要从立法上出发。“就像是对不同房屋有明确的界定一样,电费的收取也要针对不同用电类型制定不同的依据。”
同时,宋儒亮还认为,想要解决城中村电费加价乱象,相关部门都应该动起来,而不能只靠某一个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政府是主导,是绝对是主心骨,各方积极参与,一定要旗帜鲜明,强调和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
他还提到,执法个案是推动城中村用电法治提升的重要途径,没有一定数量的个案,难以暴露和说明其中的问题,应当将行政执法案例数量等详情公开。“我们说‘解剖一个麻雀’,把案例摆到明面上,让各方博弈,看看问题到底在哪里。”宋儒亮说。
曾德雄:
应全盘考虑城中村各主体的利益关切
在接受监管部门查处时,有房东称无论是加价收取电费或从管理费等名目加收费用是为了盈利所需,如果不加收则有可能亏本。
在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曾德雄看来,城中村包括高价电费在内的各种乱象背后其实是城中村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他认为,无论是租户、二房东还是一手房东,并没有作为市场权利主体而享受应有的保障。
“租户权利没有获得保障是显而易见的,但房东群体可能同样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因此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曾德雄表示,从另一方面看,租客和房东之间的议价权不对等,房东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租客相对弱势,因此各项费用最终还是会部分转嫁到租户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条例》实施以来,包括高价电费等乱象难以解决的一个社会原因。”曾德雄认为,各级政府应全盘考虑城中村各主体的利益关切,才有助于解决城中村内的各种乱象。
有社会声音提出,让供电、供水部门将水表、电表直接安装进每间出租屋,使得租户可以直接向相关部门缴纳费用。曾德雄认为,该建议值得探讨,但实际上由于租户的流动性较强,在涉及费用缴纳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也会给职能部门带来更高的行政成本。“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可操作性还是不强。”曾德雄说。
郑子殷:
建议设立违法收费房东黑名单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子殷同样认为,城中村高价电费长期居高不下背后是城中村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一方面出租屋的相关设施本身涉及一些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一些房东想通过变相加价的方式增加收入。
他指出,城中村电费现状既有困局,也有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城中村出租屋一般是一栋楼对应一个房产证,只能安装一个总电表。供电局只对业主(宅基地房屋使用权人),其与租户之间并没有供用电关系,不负责与租户进行阶梯电价结算,只能按总表向房东收取电费。若要规范电费,首先得推进城中村“一户一表”电网及老旧管网的改造。
郑子殷表示,除了长期治理解决历史问题以外,还要在房东、租客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让整个城中村住户用电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在他看来,若要维持好双方的利益平衡,得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比如电费,则需要明确电费收取的标准和方式,确保双方对电费收取有清晰的了解。例如对于公摊电费等额外费用,房东和租客应在租赁合同中明确分摊方式和比例,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从监管的角度,相关部门应当引导租户通过12345,强化监测发现能力,遇到违规收取电费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郑子殷表示,租户与房东之间一般会有缴费的转账记录,“取证难”不应该成为监管部门执法的障碍。投诉案件多,工作繁琐,所需时间多,应该才是导致有关部门执法难的主要原因。建议定期抽查采取定期公布执法情况,设立违法收费房东黑名单,加大其违法成本。
对于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郑子殷则认为应加快配电网改造步伐,落实一户一表,让用户可以直接向供电部门缴纳电费,这样有助于明确公共部分电费的分摊和收取规则;一方面可以保障用电客户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能够积极化解历史矛盾,使房屋租赁的市场更为规范化发展。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廖艳萍 陈卓睿